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娃哈哈的大瓜。 起因是7月13日,娃哈哈現任董事長——宗馥莉被告上了法庭。 原告是三名自稱宗馥莉同父異母的人,分別名叫: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 他們的年齡以及人物關係圖,疑似如下。 這三人的媽媽,名叫杜建英曾是娃哈哈的二把手,爸爸,則是娃哈哈前董事長兼創始人——宗慶後。 如今,宗慶後剛剛去世17個月,就爆出他在生前設立了一個存有21億美元的離岸信託留給這三位私生子。 但這筆錢卻在去年5月被宗馥莉挪用了108.5萬美元。 三人於是展開上訴,在香港,要求凍結宗馥莉的銀行賬戶,在杭州,要求和宗馥莉平分29.4%的娃哈哈股權。 如果三人贏了官司,那三人親媽——杜建英一方將掌握22.5%的股份,成為娃哈哈的實際控制人。 甚至有可能以經濟罪名將宗馥莉送進監獄。 但宗馥莉也早有準備,她新建工廠,轉移勞動合同,轉移商標,早就掏空了娃哈哈。 所以,這場豪門爭奪戰,為何你死我活? 將來是宗公主踢翻小媽,還是小媽上位執掌娃哈哈? 也許,我們回溯娃哈哈38年的創業史,就能發現這其中的恩怨情仇……
時間回到1978年,在舟山鹽場經歷了15年【上山下鄉】的宗慶後,終於回到杭州。 這年,他33歲,從零開始,在郵電路小學當工人,糊紙箱。 兩年後,他認識了30歲的施幼珍。 又過了兩年,1982年,兩人生下了女兒宗馥莉。 這時,宗慶後已經37歲了。 座駕是一輛快報廢的三輪車,每天蹬著走街串巷推銷作業本、冰棒等商品。 職務是郵電路小學校辦企業經銷部業務員。 這工作,老宗一乾就又是4年。 到了1987年,老宗42歲的時候,他聽聞杭州市上城區有一個校辦企業經銷部快倒閉了,要公開招標,對外承包。 老宗於是乾了一把狠事兒,押上全部家當,貸款14萬,又帶著兩名退休老教師,一共三人,接手了這個「爛攤子」。 聽聞哪個小學要作業本,老宗就蹬著三輪,火速送到。 又聽聞哪個小學沒冰棍兒了,老宗的三輪車還能冰鮮送達。 很快,老宗三輪在各個小學和供貨商間都打響了口碑。 於是,一個叫「上海蜂」的公司找上門來,請老宗幫他們推銷一款名叫「中國花粉口服液」的產品。 說是能「改善兒童營養,增強體質」。 老宗嗅到了商機,他跟教育局領導說,現在家家戶戶的生活品質都在提高,不再像我們過去那麼散養孩子啦。 兒童營養品,這絕對是個好生意。 領導相信老宗,還抽調了30名員工給老宗幫忙,結果呢? 口服液賣爆了,供不應求,廠家都傻眼了,生產不過來。 宗慶後一看,機會又來了,就又去遊說杭州市計劃委員會,籌建了「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並開通一條口服液灌裝生產線,隨後短短一年,淨利潤800多萬! 1987年的800多萬啊。 員工也飆升130多人。 可很快,壞消息來了,先是市面上的兒童營養品越來越多,隨後又是各種報紙和小道消息都在說,營養口服液中的激素會讓小朋友早熟,這還得了,一旦整個行業暴雷,自己肯定無法幸免啊。 決策之際,老宗看到了一篇報道,報道中說,杭州8-12歲的小學生有47%的營養不良。 於是,老宗有了主意,他要重新研發一種,改善兒童營養不良的口服液。 至於這麼研發嘛? 老宗帶著五萬塊錢,找到了杭州有名的老中醫朱壽民。 朱老於是將古方和現代營養學理論結合,研制出了號稱【中國首款兒童營養口服液】的產品。 為了更好的推廣產品,老宗還在《杭州日報》刊登廣告,徵集名稱。 結果,娃哈哈就這樣誕生了。 來自上城區少年宮主任朱松齡的投稿,靈感是那首新疆兒歌——娃哈哈啊娃哈哈啊,每個人臉上都笑開了顏。 此時,宗老闆還親自撰寫了廣告詞:「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 廣告播出當天,經銷部的電話都被打爆了。 1989年,娃哈哈兒童營養液銷售額436萬元,1990年,飆升到1億元,而這還只是娃哈哈的開始……
1991年夏天,為了擴大市場規模,宗老闆舉行了娃哈哈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社會招聘。 但那時候啥年代啊?人們都還認為,公家飯才是「鐵飯碗」!私企?再牛的私企也是不務正業,「混飯吃」的地方。 娃哈哈的招聘廣告發出一星期也才收到20多份簡歷,但就在這堆簡歷里,藏著一顆「王炸」——杜建英 這位杜女士,杭州本地人,1966年出生,18歲考上了浙大王牌專業——光學儀器工程系,畢業後進入了杭州醫用光學儀器廠工作,是個人人都羨慕的國企「鐵飯碗」,但杜建英不安於國企的死板,她決定去私企,這在當時絕對算的上有勇氣。 而且,這杜姐也是個狠人,開始是像領導申請調職去教育系統,然後再從教育進入娃哈哈工作。 可領導不批,杜姐於是直接辭職,火速入職娃哈哈。 本以為,到這邊會有一段適應期,畢竟她的專業和娃哈哈並不沾邊。 可沒想到,剛入職的當天下午,杜女士就被宗慶後拎去參加一個和台商的談判了。 談判完了,宗慶後就直接讓這位連娃哈哈的門是朝南朝北開都不知道的杜建英寫。 杜建英硬著頭皮寫了十稿,被宗老闆打回十稿,反復折騰才終於完成。 接下來的可行性報告和論證,也交給了她。 在宗老闆式的「魔鬼」特訓下,杜建英很快摸清了娃哈哈的各個產品線。 與此同時,杜建英還憑借其扎實的外語功底,被派駐杭州罐頭食品分廠,負責罐頭食品的出口業務。 但重點來了。 根據現有的消息1996年杜建英就和宗慶後有了大兒子宗繼昌,敲黑板啊朋友們,1991年入職,1996年生子,這短短5年間,杜建英不僅摸清了娃哈哈的業務,更摸清了宗老闆的家底…… 宗老闆在自傳里專門為杜建英寫了一段話,信息量巨大。 」最重要的是,女幹部的忠誠度要超過男性;她們不爭權、不專權,會像管理家庭一樣,習慣性地處處為公司著想。」
一 1991年娃哈哈果奶誕生了,這也就是現在AD鈣奶的前身。 宗老闆又秀了一波營銷,搞了一出「剪報紙,免費領」的策略,讓錢江晚報和杭州日報都刊登果奶廣告,市民憑借剪下來的報紙就可以到40多家商店內免費領取果奶,這種免費促銷在當時商業界絕對是核彈級別。 據統計這兩家報紙在這期間賣出了100多萬份。 1992年春節後的第一天,當杭州商家開門就眼前的場景嚇呆了,門口全是搶果奶的,短短幾個月果奶就火遍了全國上下。 僅僅南京銷量就達到了70多萬瓶,但就在這時南京衛生部門以成分標準不符地方規定為由,突然宣佈娃哈哈果奶為「不合格產品」,要求全面下架禁售。 真有問題?非也。 其實是,90年代標準不統一,地方保護主義作妖,地方上為了自己的經濟,以「保護本地產業」為由設置壁壘,異地企業經常遭到針對性執法。 更要命的是,事件爆發時,宗老闆人在國外,鞭長莫及,而其它領導也怕擔責任不敢去處理。 就在這時,杜建英站了出來,成立危機處理小隊率隊趕赴南京交涉。 結果呢地頭蛇油鹽不進,硬剛不行杜姐立馬轉頭奔向北京向國家衛生部告御狀,經過三個月的協調才推動國家層面出具產品合規許可函。 可儘管獲得國家衛生部的支持,南京仍然不出具證明想盡辦法刁難。 但杜姐這波操作,不僅保住了市場,更在民間狂刷好感度,可以說這一戰奠定了杜建英的救火隊長的地位 二 時間來到1993年,娃哈哈賣瘋了,果奶10億瓶,營養液10億支,新出的八寶粥月產600萬罐,杭州城所有貨車24小時連軸轉都運不完,產能爆倉。 宗慶後也同樣著急,關鍵時刻,杜姐又出手了,她提出「西進」戰略,去涪陵建廠。 為啥是涪陵,杜姐眼光毒辣,當時三峽工程啓動,全國支援庫區,浙江對口支援正是四川涪陵,這是精准卡位,響應號召+貼近市場+降低成本,是一箭三雕。 涪陵因此成為娃哈哈省外首個成功樣板,帶動後續全國50余家分廠建設,娃哈哈產能提升超30%,杜建英也因此獲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移民」先進工作者。 經此一役杜建英被任命為集團黨委書記兼總經辦主任,成為娃哈哈真正意義上的二把手,也暗中獲得了宗慶後的青睞。 三 1996年娃哈哈要進入國際市場,在「風投女王」徐新牽線下,宗老闆要跟法國食品巨頭達能搞合資,其中最核心的談判人就是杜建英,在那段時間杜建英被宗慶後稱為「國際業務的鑰匙」,擁有代行決策權。 可以說娃哈哈能擁有國際市場一半的功勞都來自杜建英。 她和宗慶後的關係,就像深度綁定的利益共同體。 還是這年——1996,宗老闆的妻女拿到了美國綠卡,在美國買了大莊園。 同時,宗慶後的「親密戰友」杜建英,也在美國買了豪宅,而且就在宗老闆夫婦莊園的隔壁。 更加狗血的是同年,宗馥莉在美國讀中學時,她的監護人,不是親媽,而是杜建英…… 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啊,當著顧命大臣,照顧長公主,還秘密產下皇子,這實在是無話可說。
聊到這兒,原配、親媽·施幼珍女士必須出場了! 她與宗慶後同為知青,1950出生比宗慶後小五歲,16歲也趕上上山下鄉,但她被下放到了更偏僻的黑龍江雁窩島小兵團,每天割麥子、養豬,這對於城市出來的小女孩絕對是天塌一樣。 但施幼珍不一樣,她有一股韌性,就算養豬也要養到最好,憑借這股勁,沒多久就當上了畜牧排的副排長。 1978年, 28歲的施幼珍返回了杭州,被安排在工商系統工作,兩年後,認識了35歲的宗慶後,兩人相似的經歷,覺得十分合適,不久後就登記結婚。 在宗老闆創業初期,十分艱難,當時,全家都不得不擠在辦公室隔間生活。 這期間,施女士不僅要照顧年幼的宗馥莉,更要身兼數職:管財務、跑市場、調關係,被員工稱為「萬能人」,甚至,有一次累到昏倒。 公司做大後,她退居幕後管錢、管供應部,以她的敏感,老宗和杜女士的事兒,她不可能不知道。 但她選擇隱忍,據說她層對身邊人說過狠話:「若離婚,女兒將一無所有!「 也幸好作為供應部長施幼珍常駐杭州娃哈哈秋濤基地,而杜建英的辦公地點設在清泰街總部,兩地相距4公里,地理分隔無形中構建了衝突緩衝帶。 後來女兒去美國,她也沒跟去,而是死守國內大本營。 現在有消息稱,其實2000年前後,宗慶後就已經與施幼珍離婚了。 2005年前後,與杜建英登記結婚,但外界毫不知情! 施女士依舊幾十年如一日扮演著「賢內助」! 看這段2004年的採訪,記者問宗老闆在家地位,施姐淡淡一句:*「宗慶後已經不屬於我們家的某個成員了,而是屬於娃哈哈「。*但接下來施女士卻又話鋒一轉,說」宗慶後是老大,父母也不把他當回事,他們家人也不太關注他,他得到的關愛很少,我總是覺得他蠻可憐的,我應該照顧他,我要給他多一些關愛。不管今後他變成什麼樣,我對他這一點不會變,我蠻可憐他的。」 如今看看,是不是別有意味? 這段採訪過後宗老闆立刻落下淚來…… 哎,真不知道如何形容。 有人說,施女士的核心策略是「以情感綁定化解衝突,以時間換空間,看似未爭一城一地,卻為女兒打下了整片江山。」
施幼珍這一套打法不可謂不高明,但對宗馥莉來說,卻十分殘忍。 負責在美國照顧自己的杜阿姨,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這就算當時年僅14歲的宗馥莉不懂,難道她長大後也不會懂? 在採訪中,宗慶後說過,女兒在美國的時候,他一年只去一兩次,這還是因為有罐頭廠在美國。 想象一下,你14歲,隻身來到美國,親媽不在身邊,老爸一年就來一兩次,還是順路看廠子。 並且,你要眼睜睜看著老爸出軌、弟弟出生,而且這個小媽還要管你,當你的監護人…… 甚至極有可能,你還要天真的裝作自己對著一切都不知道…… 這哪兒是人過的生活啊。 甚至有人更腹黑的認為,杜女士很可能像古代的那些宮鬥一樣,在美國這段時間,故意把大公主「養廢」…… 對比一下杜建英的親生女兒——宗婕莉,讀的是常青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混明星圈。 而宗馥莉呢,讀的是排名70多位的佩珀代因大學。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宗馥莉,回娃哈哈後,那叛逆是寫在臉上。 看採訪多扎心,主持人問:「娃哈哈-宗慶後=什麼」 大公主脫口而出:「等於0!, 主持人還傻樂以為是誇老爸呢,大公主冷冷補刀:「是不希望宗慶後代表娃哈哈」 在其他採訪也說:「不希望創始人=代言人,很危險」 問和老爸吵架怎麼辦?回答*「先妥協吧,因為我也要生存。* 字字血淚啊。 比如,她還曾公開說過,更喜歡農夫山泉,最叛逆的操作那就是,砍掉王力宏了代言。 這可是1998年,宗老闆力排眾議簽下的代言人啊,因為,王力宏當時還是新人。 甚至某種意義上,人們都認為,王力宏與娃哈哈是互相成就,簽約後,王力宏為娃哈哈打造的廣告歌曲《愛你就等於愛自己》風靡全國,娃哈哈銷量飆升,王力宏也憑借這項代言,成功打開了內地市場。 這一簽,就是二十多年,王力宏為感謝知遇之恩,代言費始終徘徊在百萬上下,公開場合只喝娃哈哈。 印有王力宏頭像的純淨水瓶成為90後00後的集體回憶。 結果2018年,宗馥莉剛當上品牌公關部長,第一刀就砍向王力宏! 上節目還說:「我不喜歡王力宏,也不喜歡包裝,他年紀大了,你們不膩嗎?」 全網炸鍋,罵她忘恩負義。 然而就在2021年底,王力宏前妻李靚蕾小作文控訴其出軌召妓,優質偶像塌房! #宗馥莉預言家# 直接衝上熱搜第一! 超市貨架上,印著王力宏老包裝的娃哈哈被搶購一空,有人甚至曬出囤貨照配文*「全網欠宗小姐一個道歉。* 可不久後事件又迎來翻轉,紐約法院判了王力宏無過失離婚。 2024年宗老闆去世時,王力宏默默點贊合影悼念。 宗馥莉也改口說*「當時表達不完整,20年家人感情」,未來可能合作。* 看懂了嗎,王力宏事件,從頭到尾就是一場大公主遲來了20年的復仇,她砍掉的哪裡是一個代言人。 她砍掉的是老爸宗慶後時代的一個標誌性符號。 她向所有人宣告:娃哈哈,改朝換代了,我宗馥莉,才是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