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AI時代的王者——英偉達。 或者更直接一點,就叫他黃仁勳吧,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創始人兼CEO了,而是英偉達的另一枚符號,他總是一身皮衣,刀客打扮。 就連狂人馬斯克,在他面前都是乖寶寶,至少兩次在私下宴請他,說,黃總,請收下我們的錢吧。 在場的還有甲骨文CEO——埃里森,他回憶說,當晚原話是,請收下我們的錢。不,不,多拿點。我們需要你多拿點我們的錢。 看到了吧,這就是AI時代,最強軍火商的霸氣。 然而,這又是一段2025年1月,老黃現身夜市攤,排隊買水果的影片。這真是,全球都在排隊買顯卡,他卻排隊賣水果…… 這裡還有一段2024年,老黃一邊地攤擼串,一邊談論AI的影片,有點兒魔幻啊。 因此有人說,老黃其實是一位隱秘的食神,各種狂吃狂吃的影片滿天飛,不是在去夜市,就是在去夜市的路上…… 甚至還有這段,2020的英偉達發佈會(GTC),老黃直接把會場搬到了廚房,還從烤箱里拿出了7nmGPU這道大餐…… 接著,老黃秀肌肉,用AI直接生成了一段影片,而這影片,卻又是廚房…… 所以,刀客老黃,這個掌控者AI時代的軍火之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 )曾用最國際化語言和手勢咒罵英偉達? 為什麼華爾街把英偉達打壓了一輪又一輪,可拉長來看,它卻依舊是10年265倍的神股? 這一切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故事……


20年前:就是軍火商……

遙想20年前,2004年,那會兒黃仁勳就已經是「軍火商」了。 當時他的顯卡還只能被用來打遊戲,被網友戲稱N卡,與另一個重磅軍火商——A卡分庭抗禮。 如果你還對這張梗圖記憶猶新,那麼恭喜你,你孩子也快要買顯卡了…… 腦海裡還有如此青澀的黃仁勳嗎? 也可還記得大明湖畔何國源? 當年的N卡A卡大戰,所謂A卡,還不是蘇媽和AMD,而是黃仁勳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何國源和ATI啊。 但就在2006年何國源與黃仁勳纏鬥正酣之際,ATI閃崩,被AMD收購。 隨後,當年的貼吧上就出現了這樣一段話:世曰,先有仁勳後有天,顯卡在手虐神仙。 這是遊戲玩家們給黃仁勳的加冕。 也是黃仁勳與英偉達第一次被命運之神推向高處。 10年265倍,這種命運之推,一共發生過三次半。 記得這第一推是2012年,英偉達推出了GTX690顯卡,功耗高達365W,這幾乎追平了如今的4090,但要知道4090,這可是如今能驅動AI的利器啊。 然而,2012年的690還有隱藏屬性,那就是超頻,極客玩家們都知道老黃的擔憂,老黃怕顯卡釋放出全部潛力後,電源帶不動,會直接起火、爆炸。 但極客們總是相信自己的手藝,於是一頓超頻以後,「戰術核顯卡」出現了,輕則整機報廢,重則,據目擊者稱,該棟樓有居民剛剛購買了690顯卡…… 更誇張的是,不知道那個網友,把GTX戰術核武器的梗直接寫進了百度百科,然後,世紀名場面來了,甘肅衛視在做節目時,竟然直接引用了這段百科,以至於,昏暗的燈光下,幽深的氛圍中,主持人一臉嚴肅的說出了如下的這段話…… (特別是其搭載690戰術核顯卡的,已發就可以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 真是笑死神仙不償命啊。 這就是當年的火爆,老黃因此來到了命運第一推的頂點之上,然而,幾乎同時,第二波命運之輪又碾了過來,英偉達股價再度暴跌90%…… 當年還沒有穿上的黃仁勳,如何破局? 其實,有關這背後的故事,我們不妨從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說起——那就是,老黃會說中文嗎? 按理說,老黃1963年出生,4歲到泰國,9歲到美國,理論上的母語又是如同外語一般的青田話(祖籍)和閩南話(出生地台南),我一直以為,他應該聽得懂中文,但說起來很難。 可接下來的一幕,我相信定會讓大家震驚……


10年前:與小米的故事……

這是2013年的AREUOK發佈會,當時的小米市值450億美元,英偉達市值才90億美元,作為小米新品手機的芯片供應商,黃仁勳被從美國千里迢迢的邀請到現場。 沒穿皮衣,一上來就熱情的說,自己也是米粉,接著一番中文互動後,還現場加戲,來了一段小米威武,小米威武的現場喊麥…… 這種討好型人格的黃仁勳很少見吧? 那時,雷總雷布斯臉上的笑容還有幾分得意,而如今呢?雖然小米近期暴漲,英偉達暴跌,但依舊可以買下2個小米。 然而,12年前,恐怕只有股神才能意識到,這是兩個5萬億男人的同台獻藝吧…… 可是,這是2013年啊,正是戰術核顯卡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又為什麼要如此略帶討好的巴結小米呢? 而且,為何從此以後,他和小米就再無故事? 原來,這背後就隱藏著那個黃仁勳第二波要戰勝的敵人,不再是ATI與競爭對手,而是某種叫做「自我」的東西,十分困難,具體故事,我們不妨從黃仁勳的小時候,展開來細說……


起點:游泳池的故事……

這是一段2007年,黃仁勳參加訪談節目時親口講得故事。 他說,那會兒自己8歲,是個好學生,但很調皮,當時跟隨父母工作,和哥哥一起,居住在泰國。 有天晚上,他發現了一種打火機裡面的液體,他走到泳池邊,把那液體倒進了泳池,然後,又好奇的把液體點燃了。 主持人略感驚訝的說,那還好吧,把游泳池點燃了應該還好。 老黃緊接著說,好漂亮啊,好漂亮。 主持人又問,然後呢? 老黃答,跳進去啊。 全場響起了震驚的掌聲,老黃也露出一個得意的微笑。 還補充說,從上面看下去很漂亮,從下面看上來,哎呀,Unbelievable 至今我都還記得那個美麗的畫面…… 一個主持人說,要打一行字: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另一個主持人說,8歲跳火海,又一個補充說,小孩子是很刺激,很過癮對不對,你父母是不是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可黃仁勳卻答,他並不覺得他父母特別擔心,他們總是跟我說,要做好人,要誠實,要小心,就這些。 老黃還特意提到,他媽媽看過自己跳火海時的照片,看著照片還鼓勵說,跳得真棒。 現場再次響起了不知道是尷尬還是震驚的掌聲。 真的,我看了這麼多黃仁勳的故事,卻始終覺得這個給我衝擊力最大,最能體現他的性格和他所受得教育。 接著,很快9歲時,因為泰國時局動蕩,黃仁勳和10歲的哥哥被送往美國舅舅家,在這裡,他那種勇猛的性格,似乎被再次放大與錘鍊……


七疤之友……

初到美國,黃仁勳說,自己入學的是一所半私立半感化的學校。 什麼叫感化學校? 2024年的傳記新書中有了詳細解答,原來是,校園裡到處都是煙蒂。「每個學生都抽煙,我想我是學校里唯一一個沒有折疊刀的男孩。 最後就是七疤之友的故事,書中說,10歲的黃仁勳和一個17歲的室友同住。 晚上,室友掀起衣服,向他展示了自己在最近發生的一場鬥毆中留下的多處刺傷。 室友不識字,作為教他認字的交換條件,「他教我做俯臥撐,我每晚睡前都會做上100個俯臥撐」。 這個習慣,黃仁勳堅持到現在。 2007年採訪中,老黃說得更生動,他身上有7個傷疤,他是最嚇人的學生,但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給了我很多保護。 為什麼? 因為,黃仁勳自己說的,第一,自己年紀最小,老大哥沒必要欺負小小弟。 第二,自己學習成績是最好的,可以教所有人,而且自己也開始教大哥怎麼讀書,最後大哥就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於是,再也沒有任何人敢欺負小黃了。 想必,這就是皮衣背後那江湖氣的來源了吧,所謂江湖遊俠,木雁之間、龍蛇之變。 這個莊子故事我們在拜年影片里專門說過,是經典且實用的中國古典江湖哲學,這個黃仁勳似乎從小就懂,乘風而起我就是龍,就要用霸氣威壓一切,而時運不濟,我就變化成蛇,蟄伏、學習,向大哥臣服,因為,臣服也是一種力量。 但要記住,無論木雁、龍蛇,你自己必須要有面對一切的勇氣。 據說,他和哥哥當初是自己上飛機,飛來美國的,父母、舅舅都只是接送,這就是勇氣啊,難怪人家8歲跳火海,老媽還說跳得棒,一切有因有果…… 緊接著,老黃17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俄勒岡州立大學,就讀電氣工程專業,還在實驗室認識了學姐。 和學姐一起做了6個月功課以後,學姐也開始和這個聰明又勇敢的小孩兒約會。 到了20歲,老黃入職AMD公司,在一次公司聖誕會上,老黃向學姐求婚,還發誓,自己在30歲以前,一定要成為一家公司的CEO,就這樣,學姐答應了,成為黃夫人直到今天……


創辦英偉達

1993年,黃仁勳30歲,沒有吹牛,果然成了CEO——和兩個朋友一起,在家附近的一家咖啡廳中創辦了英偉達,擔任CEO。 而且,運氣不錯,1994年,剛剛從咖啡廳搬到購物中心商鋪辦公後,他們就接到了大客戶——世嘉遊戲機,世嘉需要他們為自己的新一代主機(Dreamcast)開發NV2芯片,合同金額500萬美元。 可是,開發到一半,1995年,晴天霹靂,微軟發佈了專門適用於windows電腦的3D圖形技術(DirectX),這技術是基於三角形建模的啊,而自己這會兒正在開發的NV2是基於四邊形建模的…… 要知道1995年的windows,那幾乎就是家用電腦的代名詞,哪怕今天,誰在電腦上打遊戲,不用windows? 這就相當於微軟一出手,就給自己這種邊緣小廠判了死刑。 NV2四邊形技術,根本沒必要往下研究了。 但不研究能交付嗎?世嘉會付款嗎? 可如果繼續研究、交付、讓世嘉付款呢? 那起碼還得好幾年時間,自己不僅耗乾資金,做一坨無用的垃圾出來,還將被未來的主流技術所淘汰。 怎麼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世嘉停止NV2的研發,在自己沒有交付物的情況下給自己付500萬全款,然後,再用這錢,趕緊抱微軟大腿,推出三角形技術芯片啊。 雖然妄想,但也只能這樣了,黃仁勳拿著這方案來找世嘉社長——入交昭一郎 (Shoichiro Irimajiri)。 昭一郎後來在2010年說,儘管NV2失敗,但我相信黃仁勳的才能。投資英偉達是對未來技術的押注。 這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世嘉竟然同意了。 黃仁勳對此感慨萬千,甚至在2024年還在感恩往事,說,如果沒有世嘉的善意,英偉達不可能存活。這500萬美元是我們僅有的資金,讓我們得以蟄伏研發…… 就這樣,在英偉達瘋狂且即興的趕工中,1997年,緊抱微軟大腿的NV3顯卡芯片問世,每秒能渲染500萬個三角形,發佈後4個月就賣出100萬張,到了1998年6月,NV3的加強版,一張名為Riva TNT的顯卡問世,被《雷神之錘》首席程序員譽為,完美顯卡。 1999年,英偉達上市敲鐘,一時之間成了GPU的代名詞; 2000年,蟄伏為多年的英偉達,乘風而起變化為龍,一口氣收購了競爭對手3dfx。 但很快,到了2002年,華爾街和一眾大佬廠商都意識到,再這麼下去,GPU市場要被小黃壟斷了啊。 不行,這次微軟大哥將下一代xbox的合作給了何國源、ATI,再加上那幾年,黃仁勳又後院起火,新發的顯卡(GeForce FX等)被網友戲稱為「塵霸」,不僅風扇轉得跟導彈一樣,竟然還會因為芯片過熱而出現嚴重的渲染延遲…… 這還怎麼打遊戲,消費者竟然也開始跟大客戶微軟一樣,轉投ATI陣營,更要命的是,這事兒再被華爾街一咋呼,英偉達股票暴跌90%,這就是黃仁勳第一次被命運之輪碾壓,發生在03、04年前後…… 眼看要完,黃仁勳當機立斷,做了兩件事兒: 第一,別給我擠牙膏了,只有英特爾才開牙膏廠,還什麼英特爾創始人提出的摩爾定律,18個月算力才漲一倍? 現在給我按黃氏定律拼命,我們英偉達,要每6個月讓GPU算力提升一倍…… 這一可怕的黃氏定律延續至今,而這背後是英偉達強大的執行力與效率。 也正是因為如此,後續性能越來越暴躁的N卡才成了網友口中的「戰術核顯卡」,果然就這就一點點壓過了ATI,贏回了部分消費者市場。 同時,第二件事兒,誰說GPU只能用來打遊戲? 我偏不信邪,如果僅僅作遊戲領域,那幫華爾街和大廠商,玩兒你玩兒得死死的,打敗3dfx又有ATI,打敗ATI還有AMD等著你呢,我們必須掀翻這個桌子,從現在起,給我投入最大的優先級,研發CUDA,讓我們所有的英偉達顯卡全部支持CUDA。 而CUDA到底是什麼? 這個我們稍後細說,總之,這兩拳打下去,第一波命運之輪轉動了,它讓ATI在2006年忽然閃崩,隨後,英偉達登頂顯卡之王。 然而,伴隨著CUDA的研發,誰曾想,第一波剛被推高,第二波就毫不留情的又碾了過來,一個更強大的「自我」之敵出現了…… 所以,這個「自我」之敵究竟是什麼? 我們不妨從CUDA的原理與功能中發現秘密……


究竟什麼是C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