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今天,我們來聊馬斯克的最新預言,一共三個: 5年內(2030年),人類與另一種生命形式共存; 10年內(2035年),人人都會有貓娘伴侶機器人; 20年內(2045年),帶人類移居火星。 來自馬斯克幾周前(2月28日)作客的一檔播客節目,訪談持續整整3個小時,他說: (不到十年,我們人人家裡都會有個能打理一切家政的服務型機器人; 不過20年,每兩個月,就將有1000艘星艦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 不出30年,人類將全面擁抱AI,或是被其毀滅。) 聽完你是什麼想法? 短短二三十年而已,就相當於1999年到現在啊,一轉眼就過去了。 所以,馬斯克這是認真的? 評論區里,有人說,他就是個畫餅專家,到時候翻車了直接把X禁言,他才不怕。 還有人說,其他兩個我不信,但是貓娘機器人,請你務必搞快點。 但也有人說,既然馬斯克敢這麼說,那表明他肯定有信心, 我們只需坐等,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而仔細想想,過去10年,電動車、機器人、AI、筷子夾火箭,他好像真的在改變世界。 可另一面,他又是個說自己是貓娘的怪咖,敢梭哈川普的賭徒,還是個說乾就乾的「瘋子」。 所以,他的這些最新預言也會實現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故事。
時間回到2013年,那會兒,馬斯克的首款自家量產電動車——特斯拉Model S完成交付,屢獲大獎。 他的太陽能公司(Solar City)也躍居美國第二大太陽能供應商。 地球外,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成為首個完成此任務的商業公司。 大家想想是不是?馬斯克那會兒忽然就成了風雲人物,開始闖入我們的視野。 但當時,馬斯克的SpaceX,前三次火箭發射全部失敗,資金壓力巨大。 並且特斯拉那會兒還在虧損當中,一年就虧掉了7400萬美元,馬斯克似乎要完。 然而,就在那年春天,他出現在神秘的D會議(All Things Digital Conference)上, 這是一個科技圈,每年限500人參加的硬核會議,禁止使用PPT,禁止提前備稿,全靠你真才實學現場發揮,從這裡也確實誕生過很多改變世界的思想碰撞。 比如,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曾在這裡同台對談,奈飛創始人里德在這裡預言了流媒體時代的到來,扎克伯格參會後,兩年內就讓Facebook上市,並真正創造了一個社交媒體的時代。 而這會馬斯克登上了D會議的舞台,他要說什麼? 原來,他來這裡,強調只關心三件事兒: 互聯網、電動車、太空。 並預言,人類之後要麼成為星際物種,要麼走向滅絕。 同年,馬斯克還表示,人工智能有朝一日會取代人類,讓我們變得無關緊要或滅絕。 不過在當時,幾乎沒人聽得懂,都不過是把他當做一個想靠瘋言瘋語繼續當紅的科技炸子雞。 然而,11年後,2024年11月22日,伴隨星艦升空, 馬斯克在X上轉發了自己當初的這段話。 人類果然按照他的設想,邁出了成為星際物種的第一步。 2025年,全球超半數電動車份額被特斯拉佔據, 馬斯克和美國太空部隊簽下17.6億美元巨單,計劃啓動近地軌道太陽能發電站,實現24小時不間斷能源傳輸。 另一方面,馬老闆的人工智能Grok3也是異軍突起,拿下跑分世界第一。 這時,再回過頭去看馬斯克在2013年說的, 星艦對應著太空;特斯拉對應著電動車;Grok3對應著互聯網…… 他10年前的預言真的已經一一實現,可是,別忘了,這10年前的預言還有後半段——如果當真這麼發展下去,人類真的會被取代或滅絕嗎? 馬斯克打算怎麼辦?他葫蘆里還有什麼藥要賣? 似乎,我們從他最近的怪誕行為中,又看出了道道……
今年2月18日,美國一位參議員麥克李(Mike Lee)說, 他之前多次嘗試進入一個地方,但門口的士兵從來沒同意過。 這個地方叫諾克斯堡,有著美國最大的黃金儲備,財政部記錄大概4572噸,佔美國政府一半多儲量。 還曾保存過《獨立宣言》《權利法案》等文件原件。 但除了40年代羅斯福和70年代一位國會議員進去過之外,從來沒人覈實這些說法。 所以,很多人在馬斯克大查賬,發現360歲領社保的美國人瑞,發現4億人領社保,但美國人口才3.4億之時,也想到了,趕緊去看看黃金,別這裡面也早就空了。 於是,馬斯克在看到麥克李的推文後,怒轉,並說,誰能證明裡面的黃金沒被偷? 緊接著,有網友跟帖評論:請直播。 馬斯克回復兩個火焰符號,大家紛紛猜測,這是要全球直播,美國金庫盲盒開箱? 這真是畫面太美不敢想啊。 而如此怪誕的行為,大家也紛紛相信,馬老闆乾得出來。 還有人說,記得那兩個被困在太空9個月的宇航員嗎? 馬斯克早就說,我能把他們接回來,只是拜登政府不讓我出風頭,現在好了,我馬上就去接他們。 好傢伙,這又是探金庫,又是去太空,上天入地,老馬真實把美國當成了自己的遊樂場啊。 而之前那個DOGE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大家還記得嗎? 馬斯克通過DOGE六天才,拿到了美國最高級別的安全許可,這不等於拿了遊樂場的最高級通行證? 果然,遊樂場里玩瘋了的馬斯克最近又搞事情了。 說,我有一個小目標,那就是要在18個月內,讓美國政府實現2萬億美元的節余。 目前已經實現了550億美元。 那這省下來的550億要怎麼花? 馬斯克又在X上公開徵集各種腦洞花法,當有人說到,這些前應該返還給所有納稅人時,馬斯克說,好主意,我算了一下,每戶5000美元,剩下的還可以償還國債。 我會把這個提議上報川總統。 底下很快有人說,馬老闆,你這5000美元,該不是要發你的虛擬電子幣——狗狗幣吧? 而這次3小時訪談中,馬老闆明確說了,不是狗狗幣,是現金。 果然,一聽說真要發錢,評論區就沸騰了。 但馬斯克為什麼要這麼做? 無論是發錢還是成立效率部,不僅怪誕,還不合邏輯,你一個商人,為什麼要趟入政治這趟渾水? 2025年2月,馬斯克說,政府效率部的成功,來之不易,這是美國人民打敗官僚政治,恢復民主,人民統治的唯一機會,這樣的機會前所未有,以後也不會有,是時候動手了。 這看起來是在為所有普通美國人高喊對官僚政治的宣戰書。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24年9月,星艦成功在海面平台垂直降落第二天的時候, 馬斯克就曾說過,星際飛船能保存地球上滅絕的生命,也能讓生命遍布眾多星球,但一切的前提是——沒有官僚主義的扼殺。 也就是說,效率部只是當下,馬斯克看向的遠方,依舊是太空? 這是在說,既有的美國體制,擋了他發展無限能源、實現火星移民的路? 他才如此孤注一擲,先實現,改造美國? 這太誇張了,都不是把美國當遊樂場了,而知直接把遊樂場扒了重蓋,就為了自己爽一把雲霄飛車? 然而,現實卻好像依舊符合這一猜想。 比如,2024年9月,馬斯克要求聯邦航空管理局局長(FAA)邁克爾(Michael G. Whitaker)辭職, 因為SpaceX曾被該部門判發射火箭時有違規行為,被罰款63萬美元。 具體誰對誰錯我們不好判斷,只知道,現在的星艦一去一回,每次都要更換上層級(upper stage),造價1000萬美元起,每次發射都要拿出百分之幾的錢交罰款?這可不划算。 所以,馬斯克通過效率部向FAA施壓,要求簡化商業航天流程, FAA趕緊在2025年多次更新火箭的發射許可制度,從原來一髮一審批,到現在多發一審批。 馬斯克還想削減NASA的非核心支出,把錢全都梭哈在登陸火星。 然後是能源方面,效率部的介入讓核能、光伏等項目的審批週期至少縮短一半, 採訪中馬斯克表示,他一直都對核能抱支持態度。 雖然,目前可控核聚變還沒有完全實現商業化,但中國在玩兒EAST托卡馬克體人造太陽。 德國在玩兒仿星器,法國在搞WEST托卡馬克體,美國在搞Z箍縮和激光biubiubiu,真的是技術日新月異啊。 很多人都預測2030年,我們會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到時候,能源將變得十分廉價。 接著是訪談中的人工智能方面,有了效率部的權限,馬斯克的的GrokAI可以讀取幾乎所有美國人的數據,預測經濟變化和選民行為這都不在話下,同時,雖然馬斯克主張對人工智能進行監管,但對親兒子Grok來說,馬斯克似乎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谷歌搜索馬斯克,我們會看到他名字下方的簡介已經不是什麼某某公司企業家、董事長, 而是美國總統高級顧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馬斯克正拉著整個美國遊樂場,朝他規劃的藍圖狂奔。 這時候再來看這篇推文,如果你站在效率部的對立面,那麼,你就站在了美國人民的對立面。 是不是忽然覺得,又多了一層意思? 所以,如果用效率部改造美國遊樂場是馬斯克的第一步,那他之後,第二步、第三步,又是什麼呢? 原來,他也在這段訪談中向我們說得明明白白……
這是一段3年前,2022年4月,馬斯克接受採訪時的影片。 主持人問,你覺得在2050年的時候,大多數的家庭都會配備一台機器人嗎? 馬斯克點點頭說,其實兩年內我就會做出一台原型機,十年內,你就可以像買聖誕禮物一樣,把機器人送給你的家人。 接著,僅僅半年後,2022年10月,馬斯克的擎天柱機器人在特斯拉AI日亮相。 雖然他身上有明顯的電線和機械結構,但已經可以完成給植物澆水、搬運東西、裝卸等簡單工作了。 零件強度很高,最堅固的可以舉起一架標準三角鋼琴。 目標量產以後能夠以2萬美元以下的價格出售。 到了2023年9月,特斯拉發佈的擎天柱視頻里,他可以更精准的定位四肢在空間中的位置,可以只靠視覺完成大部分工作。 工作人員給他搗亂,他可以自行規避,有些積木塊倒了,他也能拿起來擺好,還能穩穩做瑜伽。 12月,馬斯克X發視頻正式發佈擎天柱2代(Gen 2),身材更苗條,行走速度比原來提高了30%,重量降低10公斤,2.5度電,也就是開一晚壁掛空調的耗電量,就能支持他運行10小時。 他指尖的精密傳感器讓他能精准的處理雞蛋,他即使滑倒也能瞬間找回平衡。 接著,2024年10月,在洛杉磯的機器人活動中,擎天柱2代更進一步, 多個機器人在工作人員陪同下,走入人群互動合影,另有一個穿上圍裙,專門在吧台負責給客人們製作飲料,甚至有像人類一樣蹦迪的展示…… 所以,在最新的採訪中,主持人又問,有幾個月沒你這些機器人的消息了,他們現在如何? 馬斯克回答說,還記得我承諾過網友要做貓娘機器人嗎? 那就是我想要的。 五年之內,你就能買到一個和你說話的伴侶機器人,或許長著貓耳,或許滿身藍色茸毛,還長著尾巴,就像阿凡達,總之,你們肯定喜歡它…… 好吧,馬斯克這真是口味有點兒怪啊。 接著,馬斯克說,如果一切順利,2026年,擎天柱機器人就將產量,計劃生產5萬-10萬台, 然後在2027年,計劃生產100百萬台。 售價不會高於一輛特斯拉汽車,大約2萬美元,高級版可能在3萬美元左右。 最終,我預測的是地球上,人類與擎天柱機器人的比例是1:5——每個人都擁有五個機器僕從…… 全世界,將有兩三百億個機器人為人類服務。 馬斯克還解釋,機器人技術說,擎天柱的出現,有賴於特斯拉汽車, 為瞭解決無人駕駛,特斯拉不得不研究AI和現實交互的問題, 而當這個問題有了大幅突破,那特斯拉汽車,實際上就成了一個四輪機器人, 只要加以改進,把輪子換成腿,擎天柱誕生。 但是,馬斯克也讓我們放心,未來這些機器人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反而會因為它們的勞作,讓各種商品和服務都便宜到荒謬的程度,並且,隨著全球總人口總量的持續下降,我們仍會在未來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 但願如此吧,但也有人認為,馬斯克還有不敢明說的更大野心,那就是他的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會不會在未來,馬斯克造得這些機器人都不是機器人,而是一位位富豪、精英們不斷輪回轉世,永生不死的軀體呢? 而那些沒錢改造的基準人類,則在腦後插管的虛擬世界中傻樂一生? 或許硅基永生,並不是為我們所有人準備的?
在採訪中,主持人給馬斯克看了這樣一張詭異的火星照片。 這是上個月一位網友發現的,火星表面竟然出現了一個完美的正方形,邊長大約3公里。 線條橫平竪直,可要知道,宇宙中是幾乎不可能自然形成完美直線的啊。 難道真的是火星史前文明留下來的遺跡? 我們之前聊過的火星巨石陣、鑰匙孔,跟這個會有什麼聯繫? 繼續調查,原來這張圖片早在2001年就已拍下,已經在人類的視野下存在了24年。 但一直無人在意,直到最近才有人關注。 一些地質學家認為,那些稜角可能是火星很很久以前地質運動的結果。 就像地球上的立方體冰川,也是純天然製造, 但看起來就像是高級文明切割出來的, 美國天文學家尼爾泰森也專門做了一期視頻分析, 他說,首先這可能是視錯覺效果, 人類天生就善於分辨人臉,容易把各種東西看成我們的同類。 但只要換個角度,比如那張著名的火星人臉圖片,就只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 其次,人類對特殊角度很敏感,90度、60度,都打在我們心理痛點上。 所以,那到底是什麼,還不能確定。 但馬斯克看到後當即說: 或許我們應該去那裡親自看看,看看它究竟是什麼樣。 對啊,到底是什麼東西,直接過去看不就知道了? 早在2007年的時候,馬斯克就公開表示,自己要實現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和定居。 如今15年過去,目標依然沒變,馬斯克說,我們一旦登上火星,首要任務之一是大建特建燃料廠和氧氣廠。 而一旦建成,星艦可以更方便的補充燃料,而且,火星上的重力比地球小約60% 這意味著,從火星基地出發將會省下一大批燃料和經費,人類將可以去往太陽系內幾乎任何地方,水星、土星、小行星帶……易如反掌。 一切真的發展很快啊,從構想到現實,2022年,馬斯克就實現了印度洋上,筷子夾火箭。 再到今天,各種花式夾筷子,幾乎100%的零件復用率,讓人類航天從一次性消耗轉向了復用階段, 目前,星艦的建造頻率是每個月10艘, 之後,馬斯克計劃是每三天建好一艘, 最後,達到每8小時一艘,甚至更快。 為什麼要這麼多飛船? 因為,在馬斯克的火星願景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每26個月從地球發射1000艘星艦。 到了2030年左右,這1000艘星艦每艘會裝載100人左右,頻繁將人類運往火星,就像《太空堡壘》里那樣。 馬斯克說,100萬人左右,就足以在火星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 我們可以算一下,1000艘星艦,每艘100人,相當於每兩年運送10萬人, 也就是說,20年後,到2050年左右,火星上就有了第一個人類城市。 而且,這些城市很有可能建在地下,比如,以月球為例,如今,人類已經在月球表面發現了300多個洞穴天窗, 這都是三四十億年前月球內部還有火山活動時,岩漿流動形成的空心管狀洞穴入口。 大的洞穴長能達到幾百千米,寬度幾百米,能容納市級基地。 內部溫度穩定,大約零下20度到零上30度之間, 厚度數十米,隔絕超強宇宙射線,還能防禦隕石撞擊和帶電月塵,裡面還可能保存水冰。 而這,還只是月球啊,火星的體積比月球大七倍, NASA的探測器也已經在火星的幾個火山發現了熔岩管, 它的地下洞穴肯定會更加寬闊,加上環境溫和,物資到位的話, 我們真有可能在下面迅速建好一座超級大都市。 重慶大學的研究員已經以喀斯特溶洞作為模擬場地,開始模擬在月球下面建基地了啊, 火星的份,是不是正等著留給馬斯克和他的星艦艦隊? 但是,馬斯克在最新訪談中也表示擔憂,他說,飛船穿過大氣層就像一顆流星,前端極度高溫。 目前還沒有人研發出完全可重復使用的軌道隔熱罩。 SpaceX倒是發現了一種材料搭配:把非常細小的玻璃和氧化鋁纖維細絲,用特殊塗層以及精確的幾何結構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重復使用的效果,可很遺憾,目前還沒有供應商能達到理論上的製作標準。 所以,SpaceX準備自己來,他們一定會加速攻關這一最後的難題。 然而,真正讓馬斯克擔憂的並不是能不能研發出來,而是,最近的火星軌道窗口,就是2026年11月,錯過就得再等26個月,因此,掐指一算,留給馬斯克團隊研發的時間,也就只有一年多,他真都能搞定嗎? 反正無論如何,馬斯克在訪談中表示,26年11月,自己一定要發射幾艘星艦到火星,如果成功,那就是人類星際移民的第一步。 當然,馬老闆還是狡猾的,又補了一句,其實也有很大可能墜毀。 另外,馬老闆還提到了一場更大的時間賽跑。 他認為,核戰爭、小行星、瘟疫、火山爆發,這都會讓我們現在的文明像風中蠟燭一樣不穩定。 但或許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更嚴重的災難,那就是——韓國。 比如,可預見的未來,全人類大概率都會想韓國一樣,低生育率讓韓國將在數代人後僅剩下現在人口的4%,而這也是人類文明在地球崩潰的一大挑戰。 所以,留給人類的文明延續窗口期真的不多,馬斯克認為,我們必須在文明崩塌前成功飛向星系。
就在上個月18號,馬斯克人工智能公司xAI的第三代模型Grok 3正式發佈。 發佈當晚,馬斯克帶著三位員工在線直播,激情開麥向世界介紹研究成果。 Grok 3也不負眾望,在之前的多項基準測試中,全部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績。 直播中,馬斯克更是讓Grok 3露了一手,進行一次太空任務的模擬。 任務要求是生成一個飛行器從地球出發,在火星著陸,以及在下一個窗口時間返回地球的3D動畫代碼。 這是Grok 3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測試任務,一旦涉及到太空飛行,就勢必要進行大量繁瑣的計算。 Grok 3能順利完成嗎? 在Think模式下,Grok 3 瘋狂思考,痕跡一刻不停滾動。 終於,他為我們生成了一段可運行的代碼, 黃色是太陽,藍色是地球,紅色是火星,小黑球是飛船, 根據坐標和Grok 3給的數據,研究者們可以直接算出航天活動的路徑、時間和距離, 這樣的機會26個月才會有一次, 你想起了什麼? 這不就是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嗎? 馬斯克這時也拿起自己的吊墜說,雖然在實際軌道中還有很多複雜變量需要考慮,但Grok 3的計算結果,已經十分接近我們的計劃。 同時,有網友拿同樣的問題去問chatGPT, 結果全都翻車,飛船根本靠近不了火星。 接著,馬斯克團隊又讓Grok 3生成一個遊戲代碼,是俄羅斯方塊和消消樂的結合,依舊完美運行。 而前一天,馬斯克剛剛發推聲稱要成立一家AI遊戲工作室,想必之後肯定少不了Grok 3的協助了。 有趣的是,在Grok 3發佈之前,OpenAI的奧特曼也在X上瘋狂刷存在感, 暗戳戳發文說,自家的新品GPT-4.5已經有了AGI的感覺, 網友直接戳破小算盤說:那你就今晚發佈唄? 奧特曼反倒說,那可不太好…… 話里話外好像OpenAI在憋一個大招, 結果,GPT-4.5發佈當天,奧特曼連來都沒來,據說是回家帶那個和自己男朋友剛剛生下的基因編輯娃娃去了。 用的好像還是奧特曼自己本人投資的生育科技公司的技術,採用他們夫夫二人的血細胞製造,人稱世界首個AGI寶寶。 再說GPT-4.5,大家上手使用後發現,性能竟然沒怎麼提高,提高的反倒是使用價格……這就很難評了。 總之,馬斯克和奧特曼這對冤家由來已久,在效率部那期我們也稍微講過一下二人之間的關係和激烈交鋒。 馬斯克不僅當初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還是命名者。 為什麼叫OpenAI?全稱是開放源代碼人工智能(Open Sour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馬斯克在採訪中說,我的本意就是要他開源, 結果,現在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他竟成了閉源。 站在馬斯克這邊的還有Meta的扎克伯格,他認為這才是未來AI發展的正確方向。 而AI教父,傑弗里辛頓,一個預言30年內,AI毀滅人類的概率為10%-20%的老頭,卻死守閉源主張不放,他為什麼如此堅持? 這個我們後面會專門有一期節目來講他的故事。 反正,馬斯克堅持開源就是正道的光, 你不是預言30年內AI就要毀滅人類嗎? 那如果這個技術保密,到時候誰來和這些瘋狂的人工智能對抗? 如果技術公開,至少我的Grok肯定不會分水,還能為人類續命。 但是,馬斯克的父親埃羅爾最近在另一檔播客節目中說, 馬斯克不是一個好父親,他在撫養孩子方面過於依賴保姆等外界手段, 所以有人說,他連家庭都不在乎,還能照顧好人類嗎? 總之,馬斯克沒有回應,只是說, Grok就是他為了對抗人工智能災難研發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大限度尋求世界真相的人工智能。 幾年之內,硅基意識將比任何一個人類都聰明,在2029年,比所有人類加起來還聰明的概率為100%。 那時候,我們將不得不和這個生命形式共存。 可是,就在上個月,谷歌剛剛宣佈取消遵守不把AI用在武器和監視等有害用途的承諾。 這是要幹什麼? 作為曾經的AI領軍者,谷歌現在是感覺到AI混戰壓力太大,所以準備彎道超車? 競爭發展是好的,但要是抱著軍備競賽的心態,我們都知道冷戰核競賽,讓人類有N多次在毀滅邊緣徘徊,可這次不是核彈,而是人工智能,《終結者》里的天網可是把人類追殺的只能穿越時空求救。 而《黑客帝國》中的AI更可怕,把全人類腦後插管,圈養起來,當生物電池使用…… 但願我的未來,不是在拿著20%的黑暗概率,去賭80%的人類降服AI…… 到此為止,馬斯克的最新三大預言我們基本介紹完畢,但最後,我還想再跟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